【祥利家具避坑指南】如何让深水变得你看的清
红木一词源于明代,郑和下西洋(1371-1433)至今已有600年左右。在这600年的岁月里融合了文人审美、皇室威严、中庸之道等内核,同时把佛学、道家、书画等元素发挥到了极致。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在辉煌的发展背后也隐藏着别有用心的唯利是图者,让原本值得我们细品的艺术变得浑浊。在市场中出现了让消费头疼的现象,不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红木,那作为消费者来讲如何避坑呢?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一、单一树种用材
在消费红木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商家确认“单一树种用材”,因红木本身的品类较多,目前是29种,还有其他材料。以交趾黄檀为例,会掺杂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绒毛黄檀在其中,因此“单一树种用材”是我们需要确认的。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交趾黄檀】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巴里黄檀】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奥氏黄檀】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微凹黄檀】
二、白皮含量
白皮,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它特指的就是红木家具的边材。边材和心材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边材是指心材以外与树皮之间的部分,一般木材边材和心材的颜色有差异,大部分的心材颜色比边材的颜色会深一些,故将边材称为“白皮”。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国家规定的红木家具白边含量是不能超过10%,但还是有部分不良商家用含有大量白皮的红木材质做成家具,再用刷漆或画颜料的办法给白皮家具上色、制作纹理,美其名曰“红木家具”,但有可能是会掉虫的红木家具,因此“白皮含量是多少?”是我们需要确认的。
三、国学名
红木木材俗称泛滥,有时一字之差,却相差万金。首次购买红木家具的小白,总是难以分辨,从而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买到假木材甚至非红木木材的家具,此标准列举了各红木木材常见的通俗名称和对应的规范化商用名称,依规辨材,更有保障。对于消费者来讲才有法可依,因此“国学名”是我们需要确认的。

(图片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
以上三点在购买红木家具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及确认的,希望每一个读过此文的人都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红木家具。
(文章来源:祥利家具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