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厨家居:拥有一个梦想的独立衣帽间值不值?
拥有一个独立的衣帽间,越来越成为现下装修者们的刚需。随着家装设计的流行,各式各样令人向往的衣帽间样板也层出不穷。
想要打造出适合自家的独立衣帽间,美观度和实用性缺一不可。美观度来自颜色、板材等要素,而实用性则重在布局和尺寸规划。
01
衣帽间布局
根据衣帽间布局,常见的有L型、U型、一字型、二字型,选择的关键在于空间大小和户型比例。
首先,独立衣帽间的最小尺寸,建议在1.3m*1.3m,小于该尺寸,建议做其他设计。
一字型衣帽间:建议尺寸1.5m*1.5m。小户型首选,因空间有限,可适当搭配梳妆台,换衣凳等单品,方便之余,不失别致。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北纬60°>系列产品
L型衣帽间:建议尺寸1.5m*1.8m。L型布局对空间的要求相对较小,能够保证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最大程度达到空间利用率,是大多数家庭的优先选择。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冰岛阳光>系列产品
二字型衣帽间:建议尺寸2m*2.1m。一般由两排对立面柜体搭配中间梳妆台连接,是当前较为流行的设计。衣柜进深约60cm,因此两排柜体之间的过道,至少需预留80cm。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赫斯特>系列产品
U型衣帽间:建议尺寸2m*2.5m(深U),或2m*2.2m(浅U)。三面打造柜体,最大程度获得收纳空间,为保证活动空间,一般是较大户型的选择。同理,过道需预留80cm。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蓝调>系列产品
02
衣柜各区域尺寸
选定布局后,各储物区的尺寸设计,才是决定其储物功能能否达到最大利用率的关键。
首先确定挂衣区的位置。第一层层板的高度便是拿取衣架的高点,通常为180-200cm。因身高不同,第一层层板的最佳高度=身高+20cm。确定第一层高度后,再向上或向下进行功能分割。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塔奇>系列产品
纵向尺寸:
1、上层储物区
现成的衣柜一般40cm,定制柜需要考虑天花板高度。此处存放大件不当季的被褥、衣物等。
2、挂衣区
长衣区——140cm,足够挂置长外套和一些连衣裙。下方剩余空间可以设置抽屉,或者加一些收纳盒叠放。
短衣区——至少80cm。可考虑做上下两层短衣区,或同样在下方设置抽屉柜。
3、抽屉区
单个抽屉20cm,存放袜子、内衣、内裤等贴身衣物,可以设计在挂衣区下方。另外还有专门的首饰盒抽屉,尺寸在10cm左右。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I-LOFT>系列产品
4、裤架区
长度60-80cm,同样设计在挂衣区下方。单层裤架区宽度至少30cm,建议选择Z字型裤架,做竖排的可推拉设计,抽拉式拿取更方便。
5、叠衣区
最好做不同尺寸的叠衣区,适应多种衣物存放需求,尺寸范围在30-35cm。
6、包包区
一般做固定尺寸35cm,可以兼放帽子、围巾等。
除了以上固定的收纳格,还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搭配其他收纳配件,如拉篮、储物盒、活动层板等。收纳没有固定公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1860>系列产品
进深尺寸:
衣架宽度一般50cm,所以衣柜的深度最小为56cm。
平开门需考虑柜门打开后的通道空间,如果走道过窄,则选择推拉门式。推拉门需要预留两道门的轨道空间,因此柜体进深至少60cm。
03
实用模块组合
1、长衣模块:上层储物区+长衣区+开放格
为适应各种外套、长裙等较长的衣物,长衣区可预留160cm。下方直接留作开放格,灵活使用。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拾光>系列产品
2、短衣模块:上层储物区+短衣区+短衣区
两层各为100cm的短衣区设计,可以挂置大多数不太长的衣物。注意衣柜宽度不要超过100cm,否则衣杆承重过大。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礼居II>系列产品
3、综合模块:上层储物区+短衣区+抽屉/裤架
集大件储存 、挂衣收纳、叠放或裤装收纳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这样的设计更为实用。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云澜>系列产品
4、配饰模块:上层储物区+包包帽子区+首饰盒抽屉区+裤架区
这里的组合自由度较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功能配比。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1860>系列产品
5、杂物模块
开放格设计搭配活动层板,根据物件大小调整使用。

(图片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为<赫斯特>系列产品
(文章来源:柏厨家居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