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缇大作 | 卫生间这样布局准没错!
卫生间的使用感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联系,据世界厕所组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统计显示,一个人每天上厕所的次数约为6-8次,一年平均下来约2500次,如此计算累加,人一生竟有长达三年的时间花费在厕所上。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那么,卫生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十分重要的一个空间,关于它的设计,除了保证洗漱、如厕、淋浴这三个功能齐全之外,还应考虑动线是否合理,布局是否恰当。
什么是卫生间动线?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就是卫生间合理布局能使居住者行动自然,符合人体活动习惯,好的布局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活动的时间距离,提高居住者的使用舒适度。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卫生间有洗漱、如厕、淋浴,三大基础功能,从正常使用频率和生活习惯出发,洗漱>如厕>淋浴,考虑到如厕后需洗手,如厕区一般要靠近洗漱区。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所以在动线的规划上,洗漱区要放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其次是如厕区,淋浴区则放在最里面。这样既能保持干区清爽,使用起来也更方便科学。
卫生间常见形状
卫生间的形状有若干种形式,常见的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形状不同,布局策略也随之不同。
长方形
长方形卫生间,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将整个空间分成三份,三个功能区一字排开。需注意的是,门入口不同,布局也不同,若入门位于短边,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规划,依次是洗漱区→如厕区→淋浴区,如此一来,动线流畅活动空间也更加自由。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入门位于短边
如果入门位于长边中间位置,则将洗漱区放在门的正对面,如厕区和淋浴区安排至两侧,使干湿分离更加明确。其中淋浴区最好不要位于门后侧,避免开门时受到限制。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入门位于长边中心位置
正方形
等距空间的正方形布局,较推荐的是三角排列,进门转角为洗漱区,旁边设置如厕区,最后做成钻石型或扇型淋浴房,这样的设计,动线舒适,过道宽敞,空间利用率最佳。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注意事项
洗漱区尺寸要≥60cm,如厕区尺寸要≥80cm,淋浴区尺寸要≥80cm,如果空间的尺寸低于最小值,会影响日常使用。

(图片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
由于户型的不同,卫生间的布局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怎样的卫生间,只要掌握好分布规律,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都可以搭建出一个用的舒适的卫浴空间。
(文章来源:缇派卫浴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