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开了空调还热?Maybe是你的门窗出了问题
很多人认为炎夏要门窗大开才凉快,其实不然。白天室外气温高,门窗大开,阳光和热辐射伴着阵阵热空气向室内袭来,会使室内外变得同样燥热。
为了让大家能舒适地度过这个夏季,除了24小时开启空调,也是时候拿出门窗清凉方案了,毕竟家里才是待得最久的“避暑圣地”!
一般说来,影响门窗隔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辐射热、传导热、对流热和空气渗透换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这几个因素对门窗隔热性能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图片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
辐射热主要是指透过门窗玻璃的辐射,对应的门窗节能指标为遮阳系数。
传导热主要来自室内外的温差,对应门窗节能指标为传热系数俗称的K值。
对流热主要来自室内侧玻璃与室内空气温差,空气渗透主要来自于门窗的密封性,对应门窗的性能参数为门窗的气密性。
要提高门窗的节能性又要保证我们的居住环境不受影响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传导热和对流热
对流热实际上接受传导热的影响,因为对流热是由室内侧玻璃与室内空气温差所导致的,而室内侧玻璃的温度则直接和传导热有关。
门窗的传热系数(K值)越小,室内侧玻璃温度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就越小,越接近室内空气温度,因此对流热自然就越少。对于所有气候区的门窗而言,都需要尽量减少门窗的传热系数,进而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提高性能。
(图片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1.门窗型材采用热断桥型材,降低型材的传热;
2.门窗玻璃采用多腔体玻璃、真空玻璃及Low-e玻璃等;
3.门窗玻璃间隔条采用暖边条;
4.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门窗的传热很难与墙体相比,但是门窗减少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因此需要大家折中取舍。
空气渗透换热
空气渗透换热是由门窗密封性能与室内外空气压差共同决定的。
相信很多家里是普通推拉窗的住户,尤其是南北通透户型的住户,到了冬季即使装了地暖也感觉不到暖意,原因就是门窗密封不好,热量都随空气流出去了,这种情况在夏热冬冷地区会更为明显。
(图片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
对于各气候区来说,空气渗透换热自然也是越少越好。解决的办法也是比较简单,就是采用气密性好的门窗就好了。采用平开门窗比推拉门窗的密封性一般会好一些,当然高端的推拉门窗除外。
辐射热
辐射热主要有两方面:白天的太阳辐射包括漫反射(主要是室外到室内)和夜晚的红外辐射(夏季一般为室外到室内、冬季则相反)。
对夜晚的红外辐射热与传导热类似,一般都是越少越好,这样夏季室外的辐射就不会影响到室内,冬季室内的热量也不会流失。因此对于夜晚的红外辐射可以采用高透Low-e玻璃来控制。
但对于白天的红外辐射热则就变得复杂了许多,如果采用固定式遮阳形式,包括固定阳台或者遮阳板、贴热反射膜、低透Low-e玻璃等,则无法兼顾冬季人们对阳光的需求,但不遮阳夏季又实在太难熬。
因此国家在制定这方面的标准时推荐建筑的东、南、西立面采用活动遮阳,活动遮阳+高透low-e玻璃的组合即是最佳的选择。它既解决了遮阳的问题又解决了保温的问题,又便于可调节。
(图片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
对于活动遮阳目前按照安装位置主要分为三类:户外遮阳、中空内置遮阳、内遮阳。
内遮阳就是咱们普通的室内窗帘,它基本只起到一个遮阳的作用,由于热量已经进入到了室内因此对节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剩下的就是外遮阳和中空内置遮阳,两者在遮挡太阳辐射的方面外遮阳占优势,但是外遮阳的积灰难以打理,刮风下雨时噪音大、有被刮落的风险,并且维护不便、破坏建筑立面的形象等种种不利因素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普及。
中空内置遮阳产品则完美解决了外遮阳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中空内置遮阳产品主要有中空内置百叶玻璃和中空内置蜂巢帘玻璃以及其他产品。中空内置百叶玻璃一般适用于客厅阳台、卧室、厨房、书房、阳光房立面遮阳、办公隔断、酒店隔断等,中空内置蜂巢帘玻璃一般适用于卫生间、阳光房顶部遮阳等。
无论遮阳产品有多完美,要它们发挥作用,都是需要人为操作控制的,而人为的操控不可能做到实时控制,这就需要一个控制系统来代替人为操控。
(图片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
中建门窗智能窗具有风雨感应,远程控制的功能,帮助业主在清晨和傍晚及时开启门窗,帮助室内快速通风换气。在一天最热的午后自动定时关闭门窗,尽可能的将太阳直射光反射回去,减少室内空调的负荷,帮助用户时刻享受清凉一夏。
(文章来源:中建门窗供稿,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