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建筑夜景照明光色的逻辑
本文以人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为出发点,对体育建筑夜景照明的光色设计逻辑进行分析研究,为夜景照明光色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建筑作为用于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及体育娱乐等活动的建筑,为整个城市注入了新鲜元素,而体育建筑的夜景照明又为城市塑造了独具特色、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夜景风貌。本文以人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为出发点,对体育建筑夜景照明的光色设计逻辑进行分析研究,为夜景照明光色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夜景照明的简述
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给出了夜间景观 (night scape)术语,即在夜间通过自然光和灯光塑造的景观,简称夜景。该标准还同时定义了城市夜景照明,即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以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亦称景观照明(landscape lighting)。
作为城市夜景照明的一部分,建筑物的夜景照明在满足于其功能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被照物体的形态特征、色彩关系、空间层次、明暗关系、肌理质感以及动静关系上。如图1所示,为湛江体育中心夜景照明。
2 夜景照明的逻辑分析
在进行体育建筑夜景设计时,要将建筑物本身与灯光设计相结合,遵循夜景设计原则。其中,照明主题、色彩、层次等是夜景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总结体育建筑景观照明的设计经验,对体育场馆景观照明设计进行分析,就夜景照明设计色彩方面做些探讨和研究。
2.1夜景照明颜色探究
建筑照明的色彩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色彩的联想,依据特定的环境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心理。由于颜色具有不同的波长(如表1所示),视觉神经接收到不同颜色的数据后反射到大脑中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红、橙、黄色长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与太阳的炽热联系在一起,而蓝、绿、紫则隐喻大海的凉爽、树木的苍翠、夜空的深邃。
色彩除激发人们的视觉刺激外还会造成心理影响,如冷暖感、前进与后退感、收缩与膨胀感、轻重感、软硬感、兴奋沉寂感、活泼与忧郁感等,这都是人们的眼睛看到颜色并通过视觉神经所向大脑传输信号而产生的联想,色彩情感内涵如表2所示。
2.2 体育馆夜景照明色彩设计原则
夜景照明灯光色彩可以五彩缤纷,也可以单独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并且灯光设计可以动静结合,自由性很强。色彩搭配的协调可以使视觉环境和谐,有序而不枯燥。因此,色彩的和谐应表现为对冷暖、明暗、纯度等因素组合中的和谐及对比中的衬托作用。将色彩的搭配原则反映到照明设计中,即照度、光色、层次等需要搭配和谐,才能使环境色彩统一有序、赏心悦目。
2.2.1整体性原则
灯光在塑造夜景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和暗示,以体现景观本体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所以,选用灯光色彩不能过多或杂乱,应该与建筑景观环境相协调,突出场所空间的特有气质。夜景照明设计应遵守整体性原则,综合考虑体育建筑特征以及周围的景观特征,围绕共同的主题展开,使相邻景观、建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呼应性,最终实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节奏鲜明的整体概念,使建筑物夜景照明明暗有致、色彩适宜、协调有序。
2.2.2互补色原则
丰富的色彩首先考虑照明的基础物理需求,要满足一定的照度,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将纯度和多色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相近色系的单色光为主,体现或庄严或亲切或活泼的空间氛围。
两种色光混合后,会产生新的色光。三基色之间混合后的第一种颜色,称为“间色”,也称“一次色”。如果两种色光混合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互为互补色,色环的任意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称为互补色,最典型的补色对是黄和紫、蓝与橙、红和绿。
2.2.3“色不过三”原则
当多种色彩在并置的时候,我们的视觉感到的并不是单个的色彩,而是色彩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这一整体会因其中各个色彩占面积比例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进行照明色彩设计时,设计师要遵循“色不过三”原则,其中面积比例最大色彩的是主导色,比例稍小的为次主导色,而比例最小的被称为强调色。强调色在整体中往往占用的比例比较小,但通过色相、亮度、纯度的对比来进行强调和突出。
景观照明设计作品中,除特殊场景外,常态照明效果不建议多于三种颜色的光,避免让人感到色彩繁乱,弱化主题。
2.2.4白光无错原则
在颜色搭配中,白色被称为极色,原则上,它可以跟任何颜色搭配。因此在夜景照明色彩设计中,白色光(包括暖白光)在跟任何颜色搭配的时候,都不会显得不自然或不协调。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用他们来隔开两种本来极不协调的颜色,而使他们变得协调起来,这种色彩之间的搭配显得平静而舒服。
3 案例分析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照明规划是:为奥林匹克中心区的照明建设提供依据,以营建协调优美、生机勃勃的奥运场景夜间形象,增加奥运公园景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因此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中,基于中国悠久的水文化和大红灯笼自带的中国色彩,“水立方”以水为主题、以蓝色为主色系作为整个景观照明的元素,“鸟巢”整体由红、黄颜色构成、墙体表现为暖色调红光。
依据“鸟巢”和“水立方”的照明条件,在设计该区域另一建筑物——国家体育馆照明的主光色时,参与方做了如下分析和考量。
如图2所示,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区,图中1为“鸟巢”,2为“水立方”,3为国家体育馆。根据上述原则,推导出国家体育馆夜景照明的主光色,详见表3。
图 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夜景照明设计理念为:突出夜间中轴,显示“鸟巢”和“水立方”的光彩,其他景观照明为辅的整体照明。根据互补色原则,红、黄、蓝的互补色分别为绿、蓝、黄,而选用绿色会使色彩之间进行强烈对比,容易引起色彩的颠动和不稳定感,严重破坏整体视觉效果。为避免重复,并结合整体性原则,可选择黄色作为主色系。结合白光无错原则,故将国家体育馆夜景照明主色设计为暖白光,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
就亮度而言,该区域的主角无疑是“鸟巢”和“水立方”,在亮度上理应高于国家体育馆。因为“水立方”是一个巨大的蓝光盒子,即使7cd/m2的蓝光也会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而国家体育馆的照明以内透光为主,视觉冲击远低于“水立方”。所以,国家体育馆的亮度定在7cd/m2~15cd/m2是合理、科学的。
根据上述逻辑推理,国家体育馆的夜景照明方案如图3所示,除主光色外,辅助光色分别与“鸟巢”和“水立方”发生逻辑关系,使得国家体育馆照明融入到奥林匹克中心区,既有个体的特殊性,又有区域的整体感。
(文章来源:千家照明系统,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