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玻璃变色的原理 变色玻璃为什么会变色
有一种特殊的玻璃,在较暗的环境里清澈透明,但到了较亮的地方就会自动变暗,阻挡过强的光线。这种玻璃不但常用于太阳眼镜镜片,而且还经常作为高档建筑的玻璃外窗使用,让室内光线更加柔和、色彩多变。变色玻璃变色的原理,快随我来了解一下吧。
一、变色玻璃变色的原理
变色玻璃中含有溴化银(或氯化银)和微量的氧化铜,当受到太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时,其中的溴化银发生分解,产生银原子( AgBr==Ag+Br )。
银原子能吸引可见光,当银原子聚集到一定数量时,射在玻璃上的光大部分被吸收,原来无色透明的玻璃这时就会变成灰黑色。
当把变色后的玻璃放到暗处时,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银原子和溴原子又会结合成溴化银( Ag+Br==AgBr ),因为银离子不吸收可见光,于是,玻璃又会变成无色透明。这就是变色玻璃变色的基本原理。
二、变色玻璃为什么会变色
当它受紫外线或可见光短波照射时,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若干银原子聚集成胶体而使玻璃显色,光照停止后,在热辐射或长波光(红光或红外)照射下,银原子变成银离子而退色。卤化银变色玻璃的特点是不容易疲劳,经历30万次以上明暗变化后,依然不失效,是制作变色眼镜常用的材料。
三、相关概念3.1 银离子
银离子是 银原子失去一个或一个以上 电子形成的带正电荷的 阳离子,如Ag +、Ag 2+ 、Ag 3+等。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银离子具有氧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杀菌消毒等。Ag +的电子排布是2-8-18-18。Ag在常见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3.2 原子
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9种。因此具有核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