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红木家具必须注意这几个坑
为什么明清文人、皇贵喜欢红木家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红木的自然之美和它的表里如一。不像软木大漆家具那样,虽有华丽的外表,但内在却不堪示人。
表里如一、内外皆备,是红木文化的根源和本质。它是红木家具的特征,也正是中国传统的修身之道。
然而,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之下,漂白、上色、固化剂、油漆、漆托蜡等工业红木工艺,因为省人工、不挑料、可以大规模流水化生产、高效高产的优势,已成为红木家具市场上的绝对主流。
很多从明清时代与红木家具一起传下来的古法红木工艺,因为费工费料、难以大规模流水化生产,在市场上已几近绝迹。以红木家具最后的表面处理工艺来说,在全国近万家大小红木家具厂中,还在做传统烫蜡、生漆工艺的屈指可数,并且全是小厂。
事实上,经过“化妆”之后,绝大多数消费都难以看出油漆和“漆托蜡”家具的好坏优劣。而古法工艺的红木家具,用的是传统的明榫结构和纯蜂蜡烫蜡,好坏优劣一览无余。并且,因为不漂白不上色,不打硬化剂,没有油漆、漆托蜡等工业红木工艺,所以可以在任何部位随意刮磨检验,是不是表里如一、真材实料,完全可以由消费者自己动手查验:任意部位刮磨,打蜡立刻恢复原样。这是检验古法烫蜡工艺和用料真假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古法烫蜡红木家具适合家庭使用和维护的原因。
古法烫蜡,难的不是“烫”,也不是纯蜂蜡,而是选料和人工。因为不漂白,所以必须精选各部件用料减少色差,经常一木一器。因为不顺色,用料一览无余,所以任何白皮和掺杂都不能有。因为不打硬化剂、不喷油漆,所以必须要选油性好、密度高的老料、好料。因为不是打底漆的“漆托蜡”、“商业烫蜡”,所以只能用硬成本去挑料、用人工打磨到2000目!
虽然费料费工成本高,懂的人又太少,但我们依然愿用笨功夫让红木回归红木,而不是红漆!
每一个行业的表象与真相之间都有遥远的距离,所以才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在刚进入陌生的红木行业、刚看到红木家具时,很多人只能看到表象。
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知道红木制品的质量等级和收藏价值区分,错把消费级的红木家具当成了收藏品。
在中国红木家具重要生产基地--浙江东阳的红木家具企业联盟标准中,将红木家具质量工艺等级定为A级(收藏级)、B级、C级和D级(不合格)。
传统的烫蜡、生漆工艺可以达到A级品,而现代的油漆工艺最高只能达到B级品!
作为消费者,无论在哪里买红木,都应该知道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是每个消费者该有的知情权,对消费者比较公平,也是对所有红木厂家的公平。
红木,是家族历史的见证,家族后代的追忆和寄思。所以,它必须是真实的,表里如一的。
所有华丽的色漆在几十年后都会褪去,一切弄虚做假、偷工减料都将露出真面目。一切的败絮其中都将在未来落下骂名--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它对家族传承的情感伤害,那是多少钱都弥补不了遗憾!
真实,才能永久。传承,才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