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全屋定制 也有误区 弄不懂就会多花冤枉钱
全屋定制的大误区 弄懂这些不花冤枉钱
个性化定制风潮日益流行,让人们的思维也不在局限购买成品家具,越来越多人喜欢量身定制的家具。定制家具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具都要定制,一味追求看到标新立的定制家具效果、忽略了实际应用以及后续维修等问题。
误区:全屋家具都需要定制
有的消费者存在 “越多的定制就越显个性,越显尊贵”的观念,但不是所有家具都需要定制的,一味地追求个性化定制会导致超预算,低性价比,家具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定制产品主要是针对解决一些空间利用比较困难、对收纳需求比较私人化、尺寸与标准固定尺寸不同的用户,典型的例子是衣帽间、衣柜、酒柜、书柜。
只有定制家具,才能更好的遮挡梁柱,更好的利用高处的空间。对于那些对空间尺度不敏感的家具,以及那些尺寸相对固定,差别不大的家具,成品都是更好的选择。 成品家具由于是同款式同规格同材质的产品,工厂可以规模量化生产,在原料成本、流程成本、品控成本以及后期的物流安装成本上,都比定制家具的“相对成本”要低。定制家具都是单个订单来拆分、下料、生产、试装、安装,每单都不一样,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量化生产。所以定制产品价格性价比方面稍微有点不及成品家具。
换句话说,消费者花在“定制”上的钱需要合理安排,有的是必要的,有的却是不必要的,要做到具体空间需要,具体定制安排。如果把不必要的花费调动起来,可以购买到更好,更喜欢的成品家具,最终出来的效果会比预期的好。
误区:所有位置都需要定制,越多越好
有消费者强调各个地方定制各种收纳家具,最大化利用空间容积率,不允许家里有任何一块留空的区域,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有足够的收纳空间固然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拥挤不堪和动线局促,却是跟定制家具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定制家具本意为贴合空间的特点而作出形变,尺寸,最大化利用空间的容积率的同时释放空间美感。但是不专业的、单调的、密集的定制家具可能压抑着整体的布局,不利于释放空间美感,这是影响起居生活质量的。其次,定制家具大多数都是固装家具,装起来就难以拆下,想要挪动位置,或者想要换一个,是非常麻烦,非常危险的。
定制家具不一定越多越好,越多越显尊贵,但一定要求每种款色都存在可被定制的属性。因为具体空间,具体要求,任何能融入到空间美学当中的定制机会都要抓住。要做到所有款色都能定制的厂家不多,但是**家具就是其中一家。
误区:定制家具,就是任意设计
定制并不等于随意,并非顾客想如何异想天开怎样做就怎样做。目前的定制,一般是指用户在固有工艺自由选择材质、颜色、线条、调整线条、规划空间、装饰、五金等等。纵使有千万种想法,也要按照生产规范的标准来设计,厂家也只能按照这个来生产。产品无法跳脱工厂已有工艺和已有造型的桎梏。连自己喜欢的家具款式造型都没发选择,还谈什么“个性”,这种全屋定制就是假的“全屋定制”了!
消费者在“全屋定制”选购过程中,更多的是先挑选自己喜爱的设计,能够和装修搭配的风格,再考虑一些定制的需求。也就是说,是否能选择到自己更喜欢的家具,是消费者在全屋定制的第一步。全屋定制的厂家能否提供丰富的成品家具,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了。
如果可以提供的成品家具不多,即使可以每件家具都定制,但是定制出来的效果也未必是理想中的效果。而且每一个定制家具有安全系数的要求,改变了材质,结构,它的力学节奏也会因此改变,需要专业的、有经验的设计师重新评估,才能安全生产,安全安装,安全使用。
误区:整体家具就是定制家具
不对等,整体家具是提供一个整体家居设计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实施细节完成设计后再根据需要提供订制家具服务的,而定制家具不仅包括衣柜、书柜,酒柜等的定制,也包括了其它成品产品。
对空间的利用和收纳的要求高的,建议选择定制。例如:橱柜、衣柜衣帽间、鞋柜玄关柜、整面墙的书柜、难以买到合适尺寸的成品家具的业主。对设计和款式要求高,对空间不敏感的固定尺寸的,建议选择成品家具。例如:沙发、椅子、茶几、床、书桌等;如果更在意价格实惠,不太在意空间利用的,甚至可以选择成品的衣柜鞋柜等。